2012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决定自2012年起,“十二五”期间每年专门安排1万个左右招生计划,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近日,有媒体报道,因该计划而得以进入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的学生,现在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总体上并不乐观。更为直接而强烈地感受到巨大的现实反差,自卑、苦恼、受挫等负面词汇频频出现——既是这些学生的生存现实,也是社会对他们的直接感知。
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显然并不首先存在于学校。当“拼爹”、“富二代”、“高富帅”之类的语言称霸互联网时,他们被挤压到了社会的角落里,成为被遗忘的一代。与此同时,尽管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并为很多教育机构所关注,但在很多网站上,它的阅读点击率很低,不少网站的点击率甚至为零。这似乎也暗示着整个社会对这样一个群体的冷漠态度。
实际上,塑造这些学生心理的直接因素,首先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巨大的物质反差对这些学生心理形成的冲击,在求学的十几年中不断积淀,到进入大学时几乎定型。这种心理还存在于学校教育中。个体之间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存在巨大差异,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过是这些长期激烈的外在反差在个体心理上形成的结果。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些孩子的苦衷,更意识不到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再塑造过程的艰巨性。当前,一些高校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显然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没有触及情感和灵魂的根本,当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大环境的复杂状况无法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育者需要发挥积极主动性,首先在人格塑造上,而不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教育毕竟是一个细活,教育者面临的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一所高校的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它对人的塑造上,表现在它为一个人走向成功所铺设的道路上,其次才是知识传播的问题。这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执行机构必须在执行政策时,对政策予以细化,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规定。比如对于贫困生,是否可以改变他们单打独斗的学习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走出去,多参与社会活动,潜移默化地重塑他们的心理感知。再比如,当学生对所学专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时,是否可以让政策再人性化一些,满足学生的发展兴趣和个性要求。当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时,他们对社会的回报才有可能由自发转向自觉,这种回报才不会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而这,才是一个教育机构真正的成功所在!
应该说,定向面向贫困生定向招生计划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它对对抗高等教育阶层化、社会结构固化的全球化现实,对改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推进教育公平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但教育毕竟是面向人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最终也是服务于人的,一个好政策还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之配套,才能让这种“好”落实到具体的个体上。也只有当具体的个体的确感受到这种“好”的存在时,才会产生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赢的佳境!(责编:程家婷)